工業平板電腦構架之ARM與X86的區別
工業平板電腦CPU架構是CPU廠商給屬于同一系列的CPU產品定的一個規范,主要目的是為了區分不同類型CPU的重要標示。目前市面上的CPU分類主要分Intel、AMD的CPU是X86架構的,ARM公司是ARM架構,x86架構采用CISC:CISC(復雜指令集計算機)和RISC(精簡指令集計算機)是當前CPU的兩種架構。它們的區別在于不同的CPU設計理念和方法。早期的CPU全部是CISC架構,它的設計目的是 CISC要用最少的機器語言指令來完成所需的計算任務。
ARM采用RISC:RISC和CISC是設計制造微處理器的兩種典型技術,雖然它們都是試圖在體系結構、操作運行、軟件硬件、編譯時間和運行時間等諸多因素中做出某種平衡,以求達到高效的目的,但采用的方法不同,因此,在很多方面差異很大。ARM的架構是采用RISC架構,如同它的名稱一樣,Advanced RISC Machines,RISC架構在當初的PC架構爭霸戰雖然敗給Intel所主導的x86處理器架構,卻默默在另外的領域成長壯大;小到硬盤轉速控制、電信基地臺的計算、汽車噴射引擎的控制、音響系統、相機引擎,大到電動機具的控制等等,都能夠看見采用ARM授權架構處理器的身影。
X86是英特爾Intel首先開發制造的一種微處理器體系結構的泛稱,包括Intel8086、80186、80286、80386以及80486以86結尾系列,英特爾統治整個CPU產業鏈長達數十年。但是,Intel以增加處理器本身復雜度作為代價,去換取更高的性能,但集成的指令集數量越來越多,給硬件帶來的負荷也就越來越大,無形中增加了功耗和設計難度。
ARM處理器非常適用于移動通信領域,具有低成本、高性能和低耗電的特性,ARM的高性價比和低耗能在移動市場比英特爾更具優勢。
ARM的架構相較于x86有哪些特點?相較于基于CISC的x86架構處理器,由于為了滿足電腦產業發展而不斷加入指令集,使得處理器日益龐大,但每個指令集用到的頻率也越差越大,許多指令到后來已經相當少用,甚至是可以被新的指令所取代。
而ARM架構則大幅簡化架構,僅保留所需要的指令,可以讓整個處理器更為簡化,擁有小體積、高效能的特性。 另外,ARM的架構老早就已經做到高密度整合,由于ARM授權的彈性以及核心架構的單純,ARM處理器架構可以很容易與其它專職的特殊核心,像GPU、多媒體譯碼核心、基頻調制解調器、I/O控制等架構整合,透過SoC(System On a Chip,系統單芯片)的方式,一顆小小的ARM架構應用處理器,完成近年x86架構處理器積極跨足的單芯片設計,并且通過各種不同的核心分工各司其職。
ARM架構應用處理器的核心負擔相較傳統x86處理器低了許多,并且因為早前應用處理器的需求就是以低功耗為重點,即便如今效能不斷提升,仍是以保有省電的特性為前提發展條件。ARM架構的另一個優點是自由性,只要向ARM買下核心授權,就可以與其它IP公司的方案以及這家授權客戶本身的優勢技術整合,雖同為同一世代的ARM核心架構,即便頻率相同,結果也不同。
在IT行業推崇了20多年的“性價比“概念受到根本的動搖和沖擊,“適用的才是最好的”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接受。 我們就ARM架構的系統與X86架構系統的特性進行一個系統分析,方便用戶在選擇系統時進行理性、合理的比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