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維碼的移動巡檢新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物聯網的實現可分為標識、感知、處理和信息傳送四大環節,其關鍵技術跨越無線通信、計算機技術、信息傳感、識別等領域。物聯網技術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無線傳感器、全球定位系統等信息傳感設備將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從而實現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信息交互與通信。電力設備智能巡檢系統的實現,首先依賴于對電力設備各個環節運行參數的在線監測和實時信息掌控,而物聯網作為“智能信息感知末梢”,可成為推動智能電網發展的重要技術手段。只有實現多種網絡的互聯互通,才能提高電力系統信息化水平,實現電力設備巡檢系統的全面智能化。
根據電力設備的巡檢現狀,針對水電站巡檢的實際需求,設計了基于二維碼掃描識別的智能移動巡檢系統,并在智能手機平臺上實現了該移動巡檢服務系統的開發。系統的設計不僅具備“智能終端”便捷通信的技術特征,且與傳統的物聯網巡檢系統相比,具備諸多優勢,因此對于行業內推動電力設備智能移動巡檢的普及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目前,電力企業巡檢人員通常采用“看、聞、聽、摸、問、測”六方法進行移動式巡回檢查,以維持電力生產設備的正常性能;或者采用手持移動計算設備(PDA)獲取設備信息,利用射頻技術(RFID)技術來標識和輔助定位智能電網中的電力設備。但要使巡檢操作和統計管理更加智能化,普及率更高,目前國內電力設備的智能移動巡檢軟件仍然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其本質是高度集成的開放式通信系統。因此,第四代智能移動巡檢系統應該更多地融合3G移動技術、智能移動終端、二維碼信息技術等前沿技術。
(2)普遍使用的RFID設備標識,必須配備相應的手持機PDA,方可讀取設備信息。而PDA配套設備等多數造價昂貴,導致電力系統內智能巡檢的覆蓋率和普及率低,巡檢規模大大受限于設備數量和業務復雜度。
(3)巡檢的移動性導致設備服務的位置和所處的環境不斷變化。目前,手持PDA系統定位通常基于美國GPS系統或者我國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定位精度的改進還依賴于我國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的完善和成熟;并且對于非戶外的電力設備巡檢并不理想。此外,巡檢前的任務內容通常必須由RS232接口連接傳輸至PDA,實時更新性不好,個性化更改任務的功能也不具備。
(4)另外,RFID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它會不時地發出射頻信號,從而可能泄露用戶的地址,因此不利于用戶或者專網的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等。